我忽然发现自己在家的生活和在学校的四年并没有区别,不过是抽烟要偷偷的,喝酒改在家里自己小酌而已。当然,这都是小事。
大多数的零用钱还是慷慨的交给了当当的快递工人,有事没事都挂着电驴和豆瓣找电影找书,把几个硬盘里面的存货倒过来倒过去,加了新的删了旧的。存货和生活都像流水一样。给我一种源源不绝没有尽头的错觉。这种感觉非常不真实,因为一切都是建立在脱离现实之外的,以至于当今天北方初冬的大风真真实实的呼啸在我身边的时候,我顿时感慨不已。这是很不被人理解的一种感觉,我知道。
回到主题,说点我想说的东西。
我爹说他天天找战争片看,我就问他,他到底想看出点什么。他说不清。我又把这个问题拿来问自己,发现自己既没有留下任何的读书或者观影的笔记,也没有系统的回忆过自己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眼见着豆瓣的列表一点点丰富起来,心里反而觉着空虚。看过的总会忘记。我怕有一天我不得不不停的重复,时间会不够的。
一切都是从电影开始的,而我已经忘记了开始。最早的是杨德昌,然后是侯孝贤,小津安二郎,侯麦,看我喜欢的导演喜欢的导演(这话有点绕),看我喜欢的作者喜欢的作者(仿上一个句式),于是慢慢的开始看中大电影类书籍以及作者所引用的作者和推荐的电影,像是一个网这么铺展开来,非常散乱。发现电影理论归结到艺术理论,再往上就是哲学,哲学需要从头开始,直到这个时候才从根基开始阅读,我走了一条我自己非常欣喜的弯路。不过,电影是新东西,且要慢慢积累,豆瓣就是这样深人了我的生活,一直到现在,并且会无限延伸下去。前面说了,如流水一般。
常常会去看看喜欢的电影的评论。影评是个很个人又很无尽的东西,每个读者都是作者,当然,这只是语义学一个分支的一种说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是赞同的。我若是个写手,我也想把所有的疑虑和思想之后的结果写出来。就像王晓峰怎么就老罗喜欢曾哥一样洋洋洒洒的一篇关于偶像为何存在的文章。行文如流水,十分愉快。http://www.wangxiaofeng.net/?p=4139
我却常常写不出,想法多且复杂,而严密且有条理的逻辑思维和叙述能力,着实是需要不断的训练并且能够忍受过程中无比痛苦的一项工作。比如说,我从伯格曼的电影里面看到的就是生活,当然生活有很多种,通过截然不同的形式表现在每个人的身上,而伯格曼所描绘出的生活在我眼里是一个出来又进去,不停变换的形态。所谓出来,就是从个人的生活中跳出来,看整个世界,所谓进去,就是融入每个人生活的小世界,看自己的内心。不论是《芬妮与亚历山大》还是《野草莓》,灵魂、内心、个人、家庭、生活、世界,好吧,任何一部电影都没法脱离的主题。这算是一个轮廓吧,我承认,我缺乏深入分析的底蕴和能力,尽管我认为就算是深入分析前面这个论题,除了“出来”和“进去”之外其余的话都是多余的。
再举个例子,关于《樱桃的滋味》主题“自杀”这个问题,我能看到的只是当一个人对于死亡的坚持和内心的恐惧,没有人经历过死亡,所有哲学上对于自杀的论题,除了“人是否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死亡”这个问题以外,都陷入了因为并没有人真正经历过死亡所以对于希望所有的观点都不过是一种幻想,这样的困境(我这么说或许是因为自己更加倾向于海德格尔的超经验论)。当我真的想写点感想的时候,或许我可以以一种完全中立的态度,从宗教、康德与叔本华对于自杀问题的对立以及人类内心对于超经验事物的恐惧来写篇东西,还是要很自然的回忆一下曾经青春期的时候自己对于自杀的向往与实现过程中的恐惧。当然,殊途同归。
可是当我想清楚了这些线索,就如同现在我把他们都写了出来,我立刻感觉到没有意义了。仿佛这篇东西我已经写完了。我常常因此而感觉到困惑,我希望能够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我这个“作者”的角度来深入体会一下原作者的创作意图,我又想完全脱离自己的主观偏见,单单去仰望原作者的内心感受。下笔前自己先纠结在那儿了,左右都不是了。
困惑归困惑,纠结归纠结,思想的乐趣却甚于一切已知的事物。我自己high着呢。其实有时候也在想,独high不如众high,但我真不是一个好的写手。
今日大风降温,我一个人靠着热乎乎的暖气望着窗外,想起张爱玲写,窗外风雨琳琅,满山遍野都是今天。我在家认认真真彻头彻尾的宅了这么久,今天才感觉到high。着实不易。
写这么篇文章,也算是给自己这么多年不闲的闲暇时光、总是放不下的大硬盘和永远不够买书钱的零用钱一个交代。